為了地球環境
日立為了通過業務活動為解決環境問題這一重要的社會課題做出貢獻,從長遠的角度推進環境管理。
主要目標
2023年度實績
為了實現脫碳社會
作為氣候變化領域的創新者,日立將以卓越的綠色技術在所有事業領域為客戶提供價值,為實現碳中和社會做出貢獻。并推動資源循環利用,以向循環經濟轉型。
為了達成目標,力爭到2024年CO2排放量減少50%、到2027年減少80%,到2030年實現碳中和。(與2010年度相比)
CO2減排計劃
2023年度,汽車零部件集團公司變更為非合并報表公司,因此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減少
日立為了削減價值鏈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過提供低環境負荷的產品和服務,為客戶及脫碳社會做出貢獻。同時,推動綠色事業的發展,通過與利益相關方的協創,助力全社會的脫碳化進程。
我們將通過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和倡議,發揮全球性企業的作用,為解決全球性社會課題做出貢獻。詳見可持續發展領導力頁面。
日立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不斷成長
為了實現高度循環社會
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需要向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轉型。
日立通過與客戶和社會共同開展事業活動,為構建資源、水循環型社會做出貢獻。
循環型經濟(circular economy)轉型的思路
產品設計的變革
日立在產品研發中引入了環保設計和生命周期評估等措施。通過這些措施實現零件的標準化、使用壽命延長、再生材料使用、便于回收的設計,從而減少廢棄物。
制造過程的變革
日立通過掌握供需情況來優化產品、零部件的制造量,實現無紙化設計,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量,提高質量來減少不良品、減少使用化學物質等,跨部門共享措施對策,共同推進相關工作。
此外,針對實現廢棄物零填埋的事業所數量以及塑料廢棄物有效利用率,設定了具體目標,特別是為了實現廢棄物零填埋,對所有制造事業所開展變革。
商業模式的變革
為了應對“從產品到體驗”、“從擁有到使用”的社會變化,我們以租賃、按量計費、訂閱、共享模式等方式,促進資源和資產的有效利用。另外,我們將與整個價值鏈的利益相關方進行協創,回收廢舊產品,并考慮如何將其用于再銷售、維修零件或回收,盡可能有效地利用資源和資產。
為了實現與自然共生的社會
作為長期環境目標的一環,日立正在推進相關舉措,從而將對自然資源的正負影響差異最小化。
對自然資源的影響評估
作為降低對自然資源負面影響的活動之一,我們識別與事業活動有關的負面影響并進行影響評估。對于氣候變化,我們推進有助于實現脫碳社會的舉措,對于城市大氣污染和資源消耗,考慮到采購原材料的沖擊在影響評估中逐漸凸顯,我們將加大實現高度循環社會的舉措力度。
化學物質的管控與削減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是造成城市大氣污染的原因之一,日立認為為了實現對VOC等化學物質的管控和削減,應當抑制向大氣和水環境排放污染物,還要妥善控制其使用量,使其對自然資源的影響降至最低。基于上述考慮,日立從產品的設計、研發,到采購、制造、品質保證、出貨的各個階段都對化學物質開展管控。
生態系統的保護措施
日立通過減少事業活動對自然資源造成的負荷(負面影響)以及開展保護自然環境的社會公益活動、提供有利于保護生態系統的產品和服務(正面影響),致力于在2050年之前將對自然資源的影響控制到最小限度。
影響最小化示意圖